【轉載】鳳凰網:http://baby.ifeng.com/c/8lBxmEjKFZp
2025年6 月,教育部正式公示擬同意設立大灣區大學等10所本科高校,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布局邁入新階段。 其中,廣東省重點建設的公辦高校 ——大灣區大學尤爲引人注目。
這所肩負“國際水准、灣區特色”使命的新型研究型大學,采用松山湖校區與濱海灣校區“一校兩區”的辦學模式,重點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前沿理工科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其學科規劃與珠海本土高新技術企業“靈科超聲波”的核心技術領域高度契合。作爲超聲波焊接技術的全球領導者,靈科超聲波 在精密制造、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相信能爲大灣區大學提供不少産學研協同發展的絕佳案例。
大灣區大學以“科教産融合”爲核心理念,首批設置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工程等學科,精准對接高端制造、智能裝備等戰略性産業需求。
这种学科布局与靈科超聲波三十余年的技术发展轨迹高度吻合。作为國内首家掌握伺服控制技術 的超聲波设备制造商,靈科超聲波的发展历程正是“科教产融合”理念极具代表性的实践范例。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产业化应用,靈科超聲波走出了一条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大湾区大学“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办学思路高度契合,双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协同优势。
“高校的学科布局如同为产业提供‘基础养分’,而企业的技术迭代则是将养分转化为生产力的‘光合作用’。”靈科超聲波技术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靈科超聲波已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超聲波焊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大湾区大学的落地或将进一步拓宽这一合作边界。
作爲尚普咨詢認證的“超聲波焊接機全球銷量第一 ”企业,靈科超聲波的成长史堪称湾区制造升级的缩影:从2004 年從代工制造 戰略 轉型 創立自主品牌 “靈科超聲波 ”, 到 2015年研制出 第一台靈科伺服超聲波焊接機 , 再到如今産品覆盖 99 國 及地區,服務客戶超 10 萬家,靈科 超聲波 以“高穩定、高剛性、高精度”的設備性能重新定義行業標准。其焊接技術以 0.5-2 秒的單次周期、無縫水密氣密連接優勢,成爲醫療器械、汽車內飾 外饰、食品包装等领域的首选方案,更以零化学溶剂、低能耗特性助力全球客户实现绿色智造轉型。
“靈科超聲波的競爭力源于對核心技術的‘死磕’與對産業需求的‘洞察’。”公司 营销中心总监指出。为强化服务响应,靈科超聲波建立业内独家全球联保网络,在國内多个重工业城市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國等海外 地區設立 “4小時響應”服務中心。而“以旧换新”千万补贴计划,则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技术升级门槛。截至目前,靈科超聲波
已擁有 142项國内外专利,主导制定3 項行業標准,成爲 比亞迪、格力等企業的長期合作夥伴。
大湾区大学的获批设立,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构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而靈科超聲波的崛起,则印证了湾区“基礎研究+ 技術攻關+ 成果産業化”生態鏈的強大生命力。正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所強調的,“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靈科 超聲波与大湾区大学、北理工珠海校区等高校的互动,正是这一戰略的生动实践:高校提供前沿理论支撑与人才储备,企业则以市场导向反哺科研方向,形成“需求牽引 - 技術突破- 産業應用”的閉環。
当大湾区大学的实验室灯光与靈科超聲波数智生産線的機械臂光芒交相輝映,一場關于“创新”与“智造”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前者以学科布局为笔,勾勒出湾区产业升级的蓝图;后者以技术革新为刃,劈开高端制造的“卡脖子”难题。在这场协同共进中,靈科超聲波不仅是大湾区产学研融合的受益者,更将成为推动“湾区智造”走向全球的标杆力量——正如其品牌口号所言:“靈科超聲波,品质稳定,全球第一。”